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創新驅動現代種業發展

    首先,明確科研院所和高校退出商業化養殖和脫鉤經營的重要性,確立企業培育主體地位,構建現代種業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農業科學院高度重視“脫鉤”工作,成立了種子產業研究與改革領導小組。在解耦,堅持計劃,確保2015年底做種子公司和研究團體,研究院和“脫鉤”制度的主要原因;配套措施,促進種子產業研究的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坐標變換大型種子企業的科研合作,整合優質資源。


    其次,國家加強基礎性、公益性的相關學科在農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建設,這對中國種子產業的原始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農科院依托農業科技創新項目,支持59個種子產業基礎研究隊伍,在作物種質資源、分子生物學、功能基因組學等領域進行長期穩定的研究。以小麥,棉花,黃瓜等作物基因組研究,探索了一些新的基因具有重要的農藝性狀,在大量的多倍體小麥雜種優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形成機制,相關學術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8項成果獲國家獎。


    第三,國家調動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積極性的政策,有利于科技要素向企業流動。農業科學院組織科研院所、蔬菜、水稻研究所,組織改革國家種子產業的科研成果和利益比例,通過賦予科研人員“放權”和“放手”,極大地激發了創新的積極性。全國種子產業產權交易中心和科技成果中心于去年8月13日啟動,3家種業科技成果首次在交易平臺上公開交易,達1972萬元。


    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幾項工作:一是加快實施權益改革試點工作,創新成果權利分享機制,拓展成果轉化渠道,不斷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二是發揮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作用,在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利用、作物育種理論和方法突破、生物組學等基礎研究領域,開展協同攻關和集成創新;三是強化種業科研支撐條件建設,新建國家作物種質庫、作物基因資源與分子設計等種業創新平臺,統籌建設一批專業試驗基地,為種業試驗研究、鑒定展示等提供條件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