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導的綠色產品或綠色主營業務有哪些
企業主導的綠色產品或綠色主營業務有哪些?其核心技術是否是企業自主創新知識產權?其在國際或國內的行業地位如何?是否能夠引起市場和政府的較大關注度,或引發某些政策或者行業規定出臺?
本公司主導產品烯蟲酯屬于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是一種昆蟲保幼激素類似物,屬于昆蟲生長調節劑,其防治害蟲的機制與一般化學農藥完全不同,是通過干擾昆蟲體內激素平衡,擾亂昆蟲的正常生長發育而致使昆蟲個體死亡或種群滅絕。烯蟲酯對人、畜、魚類、鳥類等無害,同時又具有極高的保幼激素活性,尤以對雙翅目鞘翅活性更為突出,與天然JH相比對伊蚊的JH活性比其高1000倍,對大黃粉甲JH活性高130倍,與有機磷殺蟲劑相比,對家蠅的生物活性較甲基1605高100倍,比DDT高600倍。對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多種昆蟲有效,用于防治谷蠹、煙草甲及煙草螟蛾等糧食、煙草貯藏期害蟲;蚊、蠅等衛生害蟲;以及館藏文書、堤壩、寵物除蟲。
堅持綠色環保是公司實現企業目標和定位的成功之本,公司主打產品生物農藥烯蟲酯項目的建設為國內首創,其核心合成技術為公司自主研發。項目課題于2009年12月開始進行科研籌備,組建了實驗室、化驗室;2010年6月完成了項目合成研發工藝路線的論證與確定;2010
年7月至2011年6月進行了小型的工業化生產試驗,經過多次反復試驗,設計的工藝路線合理,技術穩定。
本項目科研成果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委托桂林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獲得了通過,于2014年4月11日獲得廣西區科技廳頒發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證號:桂科鑒字【2014】169號。
烯蟲酯于1975
年由美國科學家研制成功后,以烯蟲酯為有效成分的產品開始在美國注冊,但其技術路線處于保密狀態。國內目前尚無烯蟲酯工業化生產。根據文獻資料,合成烯蟲酯除了我公司這一路線,還有其他三類合成路線:以周容等人開發的合成路線生產的(2E,4E)構型烯蟲酯含量為85%;以穆小麗等人開發的合成路線(2E,4E)構型烯蟲酯含量約56%;以朱新海等人開發的合成路線,(2E,4E)構型烯蟲酯含量約66%,我公司研發的工藝技術路線生產的(2E,4E)構型烯蟲酯≥92%。從最終結果來看,我公司的合成路線明顯優于國內所有資料所述路線,處于先進水平。
我國殺蟲劑現階段大量使用有機磷農藥,其中大部分是高危害農藥,對農村生態環境及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嚴重影響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因此,我國對安全、可靠、高效、無毒的新型農藥需求迫在眉睫。具體體現為“三高”:安全性高,要求毒性底,殘留低;生物活性高,要求用量低,高效;選擇性高,要求具有特定的作用方式,對靶標害物以外的作物、益蟲無害。
目前全球的政策法規正引領農藥向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污染小、安全、使用方便的綠色農藥方向發展。而我公司生產的生物農藥烯蟲酯不僅完全符合綠色農藥的這些要求,而且是通過綠色工藝流程生產出來的農藥,是高毒殺蟲劑的優秀替代品種。
- 上一篇:沒有相關信息!
- 下一篇: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突出業績